除了熊貓。我們還能看見什麼?
今年紀錄片工會與PutsSound Records共同舉辦「2009兩岸搖滾影像聯展」,讓音樂與影像同時發聲,不僅邀請台灣與大陸獨立樂團現場演出,同時播映兩岸精選優秀的紀錄片作品。2/14-2/22,台灣硬地與對岸搖滾的精采碰撞,期待您的共同參與!
時間
2009.02.14-2009.02.20免費入場
地點
台北:第十巷活影空間(台北市大同區興城街10巷16號)
高雄:子宮藝文(高雄市苓雅區林南街18號2樓)
場次表(有★者,影人將出席映後座談)
台北場|第十巷活影空間
2009.02.14(六)19:00 - 21:00|南方的聲音★
2009.02.15(日)14:00 - 20:00|縣道184之東+Hiya ★|惘聞+Bardabie—韓國獨立音樂最後的樂土|搖滾多多+節日
2009.02.16(一)19:00 - 21:00|樂會北京
2009.02.17(二)19:00 - 21:00|搖滾多多+節日
2009.02.18(三)19:00 - 21:00|自由的邊緣
2009.02.19(四)19:00 - 21:00|惘聞★+Bardabie—韓國獨立音樂最後的樂土
2009.02.20(五)19:00 - 21:00|爛頭殼★
高雄場|子宮藝文
2009.02.14(六)14:00 - 20:00|爛頭殼★|自由的邊緣|樂會北京
2009.02.15(日)14:00 - 20:00|南方的聲音★|惘聞+Bardabie—韓國獨立音樂最後的樂土|搖滾多多+節日
2009.02.16(一)19:00 - 21:00|在路上(痛仰巡迴)
2009.02.17(二)19:00 - 21:00|樂會北京
2009.02.18(三)19:00 - 21:00|搖滾多多+節日
2009.02.19(四)19:00 - 21:00|縣道184之東+Hiya★
2009.02.20(五)19:00 - 21:00|惘聞★+Bardabie—韓國獨立音樂最後的樂土
影片簡介
《爛頭殼》
台灣 | 2001 |95min|導演:毛致新、陳德政
一部充滿視覺暴力與台式文藝青年趣味的樂團公路電影。 拍攝期長達半年多,從台北、高雄、花蓮到墾丁;二二八公園演出,還有最瘋狂的蛇年春天吶喊。它記錄的不只是濁水溪公社,也記錄了2000到2001年台灣獨立音樂圈的樣貌。
《縣道184之東-交工樂隊菸樓唱歌》
台灣 | 2001 | 55min|導演:賀照緹
台灣第一部抗爭音樂紀錄片,記錄的對象是交工樂隊。交工樂隊因早期反美濃水庫而受到重視,2000年暫停興建美濃水庫之後,開始關注農民和農村議題,音樂形式也愈趨成熟。他們使用許多傳統的客家八音音樂元素來創作,在美濃已經廢棄的菸樓裡錄音,企圖為逐漸消失的傳統文化尋找出路。
《HIYA》
台灣 | 2007 |28min|導演:賴文軒
Hiya是一個在等當兵的”澳”少年,他與他的死黨們,每天的例行公事就是無聊。在這一段等待當兵的日子裡,他們以自己特有的步調生活著,而這種生活態度引導著他們必須去面對一些事物的發生。
《從南方來的聲音:高雄的獨立音樂現場》
台灣 / 加拿大 | 2008 | 86min|導演:Don Quan 關譯雄
從南方來的聲音,與其說它是紀錄片,不如把它當作是五部短片,五支樂團分享著共同的時光背景。他們創作著被主流摒除在外的音樂,且有另一個更加艱鉅的阻礙是──他們來自台灣的南部。沒有商業電台的支持,極少的表演場地,面對台灣音樂產業如此不利的條件下,他們仍對未來抱持著積極樂觀。《從南方來的聲音》試著為你介紹一種存在已久,但從未被正視的音樂.....
《自由的邊緣》
中國 | 2000 | 88min|導演:孫志強
北京西北郊的一個村子,自1997年以來,聚居著來自全國各地的青年搖滾樂手和樂隊,1999至2000年間最多時有數百人和30多支樂隊,他們的生活其實只是冰山中最濃縮的一角,預言著這一代青年人的藝術和人生方式由此開始…
孫志強超越了普通紀錄片工作者的身份,以地下搖滾場景中一員的身份拍攝到地下音樂原生態最從容和平淡的面貌,對於一切煽情的期望,《自由的邊緣》給予了最默然的拒絕。全片似乎只記錄了一件事,那就是愛。
《節日》
中國 | 2003|31min|導演:孫志強
節日不是時間的概念,也不是某個暨定的休息日,是人們自發性地在某種共同情節召喚下,或紀念或慶祝或狂歡。中國的除夕、西方的耶誕節、伍德斯托克音樂節莫不如是。
2000年,首屆 “迷笛音樂節”在北京誕生了!此後每年春末夏初,全國各地熱愛音樂與自由的青年齊聚北京香山,他們毫不遲疑地把一年中最好的時間留在這裡,因為這裡有他們喜歡的聲音,這幾天是屬於他們的節日。
2003年第四屆迷笛節達到了空前的高潮,三天三夜的狂歡中,每天有數以萬計人從世界各地趕來,中國最活躍的四十五支樂隊紛紛登場,向觀眾展示了中國自由音樂的全貌。
導演孫志強說,《節日》是《自由邊緣》的舞臺表達,而《自由邊緣》則是《節日》的存在背景。這兩部視角獨特的記錄片像一塊銅板的正反面完整地呈現了中國地下音樂的狀態,同時也表達了導演對這些邊緣人群的深刻理解。
《Bardabie—韓國獨立音樂最後的樂土》
中國 | 2006 |25 min|導演:趙陽
Badabie位於韓國首都首爾,它被人們稱為"綜合的藝術遊樂空間"。2006年年底,突然提高了2倍的房屋押金及月租金讓Badabie面臨著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於是70多位獨立音樂人及藝術家團結起來,自發性地組織了"Badabie 救援計劃",透過街頭義演、跳蚤市場、畫展等活動為Badabie募集款項。
在大家的努力下,最終獲得了成功,Badabie目前依然在為更多的藝術家提供著施展才華的舞台,這個事件已經成為韓國獨立音樂史上的佳話。
《惘聞》
中國 | 2006 | 35min|導演:Graeme Nicol、王晉
惘聞樂團組團至今整整10個年頭,08年夏天,他們受邀赴歐洲參加了2個音樂節,同時花費1個月的時間第一次在歐洲大陸進行了巡演,將中國的後搖滾/器樂搖滾音樂帶到了歐洲。結束歐洲的演出後他們回國後又直接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中國巡演。
此片記錄了部分歐洲和中國巡演的片段,同時也記錄了整個巡演過程中的苦與樂。片中在巡演不同時期也對樂隊做了訪談,從中可以了解到樂隊對音樂和生活不同的見解。
《搖滾多多》
中國 | 2006 | 147min|導演:高巍
當搖滾樂出現在中國,很多人的生命開始一言難盡。
二十年,這個中國搖滾樂可以紀念的年份,《搖滾多多》拍攝了中國各階段搖滾藝人的訪談、生活片段及他們在舞臺上盡情揮灑的青春。
在《搖滾多多》拍攝的180天裡,崔健、唐朝、黑豹、張楚、何勇、超載、子曰、瘦人、沙子、王嵐、謝天笑、二手玫瑰、痛仰、廢墟、液氧罐頭、夜叉、雜音、重塑雕像的權利、顏峻、黃燎原、迷笛、摩登天空、曹操、郝舫…這些伴隨我們成長的名字如此真實的出現在鏡頭裡。
故事太多,因為搖滾多多。
《在路上》
中國 | 2006 | 45min|導演:高巍
影片紀錄了痛仰樂隊2006年在中國巡演的現場及樂隊成員訪談。
《樂會北京》
馬來西亞 | 2000 | 125min|導演:林俐
千禧年的秋天,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地下樂團展開了非一般的音樂之旅。
他們自費從家鄉馬來西亞遠赴北京,期待第一次海外演出;期待第一次出國交流的機會。他們到了北京近郊,住在俗稱搖滾村的農村裡──一個地下樂團的基地,開始了他們長達一個月的生活,《樂會北京》是他們在北京搖滾村生活的實錄。
主辦單位:臺北市紀錄片從業人員職業工會、 PutsSound Records
贊助單位:行政院新聞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